资源国企巨亏噩梦:上市公司亏损前十位中占四席 巨亏如今深陷亏损泥潭

2025-05-14 04:13:36 - 热点

  曾经富得流油的资源中占有色、煤炭、国企公司钢铁等资源型企业,巨亏如今深陷亏损泥潭。噩梦在已公布年报的上市上市公司中,排在亏损前十位的亏损有四家是资源型企业,包括云南铜业、前位锡业股份、资源中占重庆钢铁和酒钢宏兴。国企公司

  更让人担忧的巨亏是,2013年的噩梦巨幅亏损可能只是寒冬的开始,在经济增速下滑、上市需求疲软、亏损产能过剩的前位大背景下,2014年的资源中占资源品价格难以摆脱颓势。资源品的价格下跌,将加大这些企业的扭亏难度。

  资源跌价施压企业扭亏

  财政部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的行业为国有煤炭、石化等。而国有交通、钢铁和有色等出现全行业亏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2月份,41个工业大类中,11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2.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9.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6.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0.5%。

  资源型企业成了股市中的亏损大户。Wind数据显示,在金融、非金属与采矿行业中,13家企业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90亿元,其中亏损前五位的重庆钢铁、酒钢宏兴、云南铜业、锡业股份和豫光金铅分别亏损了24.99亿元、23.73亿元、14.2亿元、13.37亿元和4.92亿元。

  对于煤气化、兖州煤业、云南铜业、中国铝业等这些资源类国企而言,2013年的巨额亏损似乎只是寒冬的开始,在今年煤炭、铜、铝等价格跌势难止的局面下,其业绩仍然不容乐观。

  以铜价为例,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动荡,尤其是占全球总需求四成的中国GDP增长放缓,铜价持续走弱,2013年下挫近9%。由于上一轮政策刺激时扩建的产能陆续释放,这种情况还在延续。

  “全球市场已经进入‘供应增长强劲’时期,因为矿商将体现此前大量投资奠定的产能基础。”汤森路透旗下金属咨询公司GFMS日前发布的第五版2014年铜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今年2月,中国沿海城市保税区的精铜库存量接近1百万吨。作为衡量铜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指标,中国的这部分精铜库存在全球最为集中,存量比三大金属交易所的库存总和还多一倍有余。如果中国经济恶化,这类库存可能大批抛售,加剧今年铜价下行压力。

  受国际市场对中国增长放缓和铜融资贸易模式结束的担忧加重影响,截至目前国际铜价已跌10%,跌至每吨6675美元。GFMS的报告预计,铜价今年会遭遇两位数跌幅的重创,可能跌至每吨6000美元,创下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

  “目前,进入铜行业的企业仍不断增加,导致相关企业经营的压力不断加大,铜、金、银等金属价格持续低迷震荡,不断加剧这些企业的经营风险。”2013年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巨亏15.48亿元和14.96亿元的云南铜业在年报中坦言2014年将面临的困窘境地。有机构预测其2014年的净利润仍难摆脱亏损局面。

  锡、铝等其他有色金属以及昔日有黑金之称的煤炭面临的情况如出一辙。目前,铝价持续在13000元/吨左右,这个价格基本上已经导致全行业亏损,“2014年将会是中铝最困难的一年,特别是铝板块,对上市公司来说是最艰难的改革之年。”中国铝业董事长熊维平说。

  与此同时,在全球能源消费“去煤化”的趋势下,汾渭能源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全国煤炭总产能过剩10亿吨以上,去产能遥遥无期。“与2013年相比,2014年动力煤价格将下跌120元,炼焦煤则将在5月底6月初探底,最多时可下跌180元,而2014年价格将平均下跌120元。”山西汾渭能源董事长常毅军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上对煤价后市继续看空。

  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预计今年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的经营困难将进一步加剧。

  亏损大户卖资产保壳

  面对价格寒冬的持续,积重难返的国企亏损户们,迫切希望母公司能带着现金和优质资产前来拯救,就像过去几年所做的那样。

  根据2013年的财报,去年煤气化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1亿元,净利润亏损3.09亿元。由于2012年公司已经亏损了3.52亿元,如果不能扭亏的话,公司将被监管部门“ST”。

  为了避免这一命运,煤气化2013年12月11日发布公告,称拟将关停的焦化厂、第二焦化厂、煤矸石热电厂、晋阳选煤厂、供应分公司、铁路运输公司、供电工区等7个单位(分公司)的全部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以12.11亿元的价格一并转让给控股股东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公司初步测算,通过转让资产将产生约3亿元的利润(评估增值约2亿元、减值准备转回约1.5亿元,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0.5亿元)。

  受益于此,2013年煤气化“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0.45亿元,但这却难以掩盖其主营业务愈加恶化的事实,2013年其营业利润为-8.63亿元,与2012年的-2.34亿元相比,亏损大幅增长,而在之前的12年间其营业利润一直保持在0.58亿元到9.05亿元之间。

  借卖资产来“复活”的还有有色金属行业老大中国铝业。2012年,中国铝业亏损82.34亿元,位列当年A股亏损第二位。为了避免因连续亏损而被“ST”,2013年5月,中国铝业向母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出售其贵州分公司氧化铝生产线及西北铝加工分公司等资产,合计售价61亿元。之后不足一月,再次出售铝加工企业股权、中铝河南铝业有限公司及中铝青岛轻金属有限公司的债权,共计约50亿元。

  然而,这两次出售并未挽回颓势,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铝业仍亏损18亿元。无奈之下,第四季度中国铝业再以20.67亿美元的价格转让了中铝铁矿65%的股权,接盘者依旧是母公司中铝集团。

  最终2013年中国铝业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9.48亿元,但这种变卖资产扭亏的方式并没有实质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这从其营业利润仍亏损8.97亿元上就可得到证实。

  云南铜业也是数次出售资产套取现金。该公司在2013年6月份出售资产获利1.52亿元,之后11月份又将控股子公司83%的股权以415万元出售给云南泰耀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但是,卖家当保壳不是长久之计。“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靠天吃饭’的资源类国企把卖资产当做扭亏的快速路径,但是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关键还是要从内部改革做起,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国资委一位专家表示。

  粗放扩张与管理的后遗症

  几年前“资源为王”的行业盛况,已成明日黄花。行情好时过度扩张、步伐过快,加之内部管理水平跟不上、“国企病”严重,导致坏行情成了压垮这些资源大鳄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人仍记得十年前云南铜业的疯狂与风光。2003年到2006年,全球大宗商品出现罕见大牛市,云南铜业净利润从2003年的9942.59万元增长至2006年的17.07亿元,3年增长16倍。

  快速成长给了云铜时任董事长邹韶禄更多底气。2006年底,云铜集团在自己的“十一五”战略发展规划中亮出了“七个翻番”的设想,计划筹集300亿元资金,投资建设28个重大项目。云南省“千亿工程计划”也给云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用5-7年的时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而在2006年其销售收入仅326.9亿元。

  2008年中铝公司入主之后,云南铜业高层屡屡生变,更换了三任董事长,新董事长上任当年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成为惯例。云南铜业2008年计提坏账17.84亿元,2011年计提7.91亿元,2012年再计提4.17亿元,累计计提坏账约30亿元。加之铜价一路下跌,各种问题开始暴发,其业绩一路下滑。2013年,云南铜业营业收入仅501亿元,净利润亏损14.96亿元,这是其2008以来遭受的最大亏损。

  伴随云南铜业大规模扩张的是岌岌可危的资金链。自2006年以来,云南铜业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到2010年已经高达83.61%,之后虽在2011年回落到73.36%,但之后再度上升到2013年的74.83%。云南铜业201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26.65亿元,而流动负债则达165.27亿元,总负债额为198.96亿元。

  虽然铜市已亮起产能过剩的红灯,铜价较去年大幅下滑,但云南铜业今年的生产产量还是较去年有较大增长。云南铜业表示,为改变资源获取的不利局面,将以非洲为重点,启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年内新增铜金属量超过30万吨,目前保有铜资源储量约870万吨。

  同样因为扩张太快而折戟的还有兖州煤业及其母公司兖矿集团。2000年至2010年是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煤炭大佬们大手笔投资自然“不差钱”。兖矿集团在国内不断进行多元化布局,形成如今的煤业、煤化、东华、物业、电铝五大板块,甚至还曾在北宿开办养猪场、高岭土厂,在济宁开鸵鸟厂。而其上市公司兖州煤业也是在国外不断攻城略地,先后收购了澳大利亚澳思达煤矿以及菲利克斯、新泰克、西农普力马等项目,其中33亿澳元并购的菲利克斯资源公司成为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最大的一宗收购案。但在多年的扩张后,兖矿集团旗下的板块都陷入连年亏损的局面。虽然兖州煤业去年实现净利润12.71亿元,但其主营业务的营业利润还是亏损1.1亿元,其子公司兖煤澳洲巨亏近50亿元。

  然而,就在如此窘境之下,兖州煤业的扩张并未“急刹车”,仍计划未来两年投资180亿元用作中国和澳大利亚煤炭项目的资本支出。标普此前曾指出,煤炭需求持续减弱,估计将对兖州煤业现金流构成很大压力,因此将其债务评级评为“BBB-”,将该股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标签:上市公司|净利润|兖州煤业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 END -

1

宿州市劳动模范胡文华:发展中草药种植 带领乡亲致富

宿州市劳动模范胡文华:发展中草药种植 带领乡亲致富

宿州市劳动模范、安徽绿信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文华,多年来,致力于中草药研发种植,带领群众实现了中草药种植规模化、产业化,有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之路。这几天,正值白芍开花期,胡文华每天都要组织种植

浙江长兴:“点亮”行动让线上消费更放心

浙江长兴:“点亮”行动让线上消费更放心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为规范和引导网络交易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亮照、亮证、亮规则”,有效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市场公平有序竞争,连日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消保委联合县市场监管局通过“督导、培训

潮州加快推进“宅改”试点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4.04.29

潮州加快推进“宅改”试点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4.04.29

潮州加快推进“宅改”试点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4.04.29-05.05)_南方+_南方plus本文收录于专辑多个地市以创新促改革。阳江市强调,积极推进扩权强县、镇街体制改革和“市直管镇”试点等工

北京怀柔:开展市场综合执法监督检查

北京怀柔:开展市场综合执法监督检查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为落实北京市疫情防控总体要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维护市场监管秩序稳定,近期,北京市怀柔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深入开展综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辖区商场超市、餐饮单位、农

两家私募公司违规出借期货账户被罚

两家私募公司违规出借期货账户被罚

6月25日,青岛证监局下发了3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揭开了私募机构违规对外出借账户的事实。青岛裕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裕瑞资产)、青岛青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青石资产)这两家私募机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陕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重拳打击养老诈骗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陕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重拳打击养老诈骗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记者近日获悉,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坚持宣传发动、线索摸排、打击整治、建章立制一体推进、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压实责任,依法严惩涉老“食品”“

四川出台实施消费环节赔偿先付指引 助力消费企稳回升

四川出台实施消费环节赔偿先付指引 助力消费企稳回升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为完善消费体制机制,强化消费纠纷源头化解,强化消费维权社会协同共治,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联合出台《四川省消费环节赔偿先付指引试行)》(以下简称《赔偿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港务浐灞分局“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港务浐灞分局“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张强记者徐文智)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港务浐灞分局积极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处投诉”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面对面为企业办业务、解难题,持续提

清明小长假出行,文旅部提醒广大游客注意这四点

清明小长假出行,文旅部提醒广大游客注意这四点

清明小长假出行,文旅部提醒广大游客注意这四点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

陕西:支柱产业领域企业前三季度增势良好

陕西:支柱产业领域企业前三季度增势良好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近日,记者从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陕西省市场监管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坚持综合施策,强化需求导向,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

江西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启动

江西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启动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邹丽媚 记者朱海)11月2日,江西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在赣州经开区正式启动。在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该项目明确项目底层资产担保机构,将通过对经开区企业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估、资产

以极致匠心绘就粤乡风华 ——广东推进乡村工匠高质量发展成果综述

以极致匠心绘就粤乡风华 ——广东推进乡村工匠高质量发展成果综述

以极致匠心绘就粤乡风华 ——广东推进乡村工匠高质量发展成果综述_南方+_南方plus与田野相依,与青山相伴,匠心艺韵正为广袤南粤沃土注入新的活力。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港和补给港——阳江,一群乡